当地时间凌晨三点,以色列战机群撕裂夜空,将数百枚导弹倾泻在伊朗首都德黑兰。这场蓄谋已久的"最后一击",让本已脆弱的停火协议彻底陷入危机。当伊朗报复性导弹击中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,造成4名平民死亡时,中东局势瞬间被推上悬崖边缘。
"我们绝不能让懦夫得逞!"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停火生效后立即表态,这位强硬派人物指挥着庞大的机队直扑伊朗。然而就在战机引擎轰鸣的瞬间,前总统特朗普突然横插一脚——他不仅在北约峰会前公开指责以色列"毁掉停火协议",更直接致电内塔尼亚胡要求"立即返航"。
这场戏剧性冲突背后,藏着更大的战略博弈。五角大楼官员透露,特朗普团队其实早为这次停火设计了"12小时缓冲期",却因以色列提前6小时的疯狂轰炸彻底打乱。更棘手的是,伊朗导弹意外击中平民区,让内塔尼亚胡陷入两难:若不报复将动摇国内强硬派根基,但真打起来又可能引发全面战争。
"这完全是个误会!"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罕见地为伊朗辩护,他反复强调"伊朗可能是误射",并透露拦截系统显示仅有3枚导弹突破防御。但白宫内部人士指出,这位前总统真正担心的是——一旦战火升级,美国将被迫卷入中东泥潭,这与其"印太优先"战略背道而驰。
令人意外的是,伊朗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异常克制。在特朗普施压后,德黑兰方面立即停止了导弹发射,甚至罕见地通过瑞士渠道传递"无意冲突"的信息。分析人士指出,伊朗深知全面战争将导致霍尔木兹海峡封锁,这无异于自毁经济命脉。
内塔尼亚胡的处境愈发微妙。尽管顶着特朗普压力发动了象征性空袭,但仅打击雷达站的"温柔一击",显然无法平息国内要求血洗德黑兰的怒火。有消息人士称,这位面临司法审判的总理,正试图通过战争转移公众视线,其办公室已开始筹备新一轮全民公投。
当黎明的曙光照亮加沙地带,这场"停火危机"暂时告一段落。但中东观察家们注意到,以色列军方已将预警级别提升至"深红",边境部队进入全面战备状态。而特朗普团队则在暗中运作,试图用军售承诺换取伊朗让步——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,远未结束。
配资知名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