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雍乾(1662-1722)素来由被称为清代瓷器艺术的鼎盛期。这个时候政局趋稳,御窑厂在督陶官臧应选等主持下革新工艺,斗彩作为彩瓷的代表品类,堪称是清代宫廷瓷器的“颜值顶流”。
斗彩工艺虽始于明代宣德年间,但真正成熟并形成独特风格是在成化时期。据《南窑笔记》记载,成化斗彩以“青料画其半体,复入彩料,凑其全体”的技法,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完美结合,创造出“幽菁与华贵交融”的视觉效果。
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。少走弯路,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,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,实事求是,以诚相待!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。
讲实情,出实招,办实事,求实效。《求真务实》
国内一线拍行送拍(嘉德,保利,翰海,中贸圣佳,古天一,大羿,明石,华辰,西泠印社,崇正,华艺国际,私下交易: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,博物馆推荐)香港拍卖:(苏富比,佳士得,香港保利,香港嘉德)藏品征集,(上方图片)详情咨询 叶老师
展开剩余83%征集项目:近现代书画、古代书画、当代书画、油画雕塑、古董珍玩、紫砂艺术、铜炉佛像、瓷板画、印章、玉器、钱币、邮票等 (犀角,象牙,青铜器不征集)
收而不研者俗,藏而不鉴者傻,以藏学师者德,以藏悟心者美,以藏缘友者雅,以藏养藏者富!
清雍正 斗彩洞石牡丹纹盘一对
“大清雍正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,雍正本朝
D:21 cm
康熙年间,在仿成化遗风的同时,开创了鲜明的时代风格;与成化的纤秀、雍雅的淡柔不同,康熙斗彩以青花勾线明快利落、釉上填彩精准鲜亮著称。
釉下青花采用浙料,发色“翠如宝石”,釉上彩则摒弃明代粉质,以红、黄、绿、紫、赭等透明彩料叠加,整体视觉“鲜丽清逸”。或许又正如许之衡在《饮流斋说瓷》中所说“(斗彩)康雍至精,若人物、若花卉、若鸟兽,均异采发越,清雅可爱—足为清供雅品,弥可宝贵也。”
清雍正 斗彩洞石牡丹纹盘 局部
明成化 斗彩团花菊蝶纹罐 故宫博物院藏
接着我们再来说说纹饰,斗彩与之搭配和相互映衬之下会有怎么样的效果。清代瓷器纹饰以题材广博、布局严谨、笔力雄健著称,主要分为三类:
传统吉祥纹
龙凤:五爪龙矫健凶猛,凤纹多与牡丹组合,象征皇权(如青花矾红云龙纹盘)。
花鸟:雉鸡牡丹、喜鹊登梅等,工笔写实,暗喻“富贵长春”(斗彩雉鸡牡丹纹碗)。
人物叙事纹
刀马人:战争场景构图密集,衣甲细节犀利(青花《三国》故事图瓶)。
耕织图:反映农政思想,首现于康熙官窑(五彩耕织图瓶)。
创新几何纹
锦地开光:卍字纹、龟背锦作地,开光内绘山水花鸟(五彩锦地开光花鸟纹尊)。
博古纹:鼎彝、书卷配折枝花,彰显文治(素三彩博古纹罐)。
清康熙 釉里红团龙纹碗
除了上述提到的,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纹饰当中,有一斗彩团花尤为出挑,其构图多以圆形为基准,或对称分布,形成 “圆圆满满” 的视觉效果,纹饰的绘制注重疏密对比与色彩呼应。
团花,又称“绣球花”,始见于隋代陶瓷,宋元流行,至明清成为宫廷经典。康熙斗彩团花的设计兼具几何秩序与自然灵动。
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杯一对
“大清雍正年制”六字二行楷书款
D:7.5 cm
以碗、盘为例,外壁多饰四至六组团花,呈二方连续排列,间以缠枝莲、折枝花果等辅助纹饰,形成疏密有致的节奏。常见凤凰、菊蝶、四季花卉(梅、荷、菊、牡丹),既呼应“四时有序”的天道观,又暗喻“龙凤呈祥”“长寿富贵”的宫廷吉愿。
如202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,一对清康熙斗彩团花马蹄杯以48.26万港元成交。这对杯子虽仿明成化款识,但胎体更薄,釉色更莹润,体现了康熙匠人对前朝技法的超越。
清康熙 斗彩团花马蹄杯一对
《大明成化年制》仿款
成交价482600港元
此外,不仅在康熙时期,雍正、乾隆以及清朝后期也能常见到。这种构图方式既延续了明代 “疏朗秀丽” 的遗风,又融入清代 “繁复华丽” 的审美取向,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。
清乾隆 斗彩团花卷草纹缸
清雍正 斗彩八吉祥团龙纹罐
发布于:广东省配资知名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