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4年5月12日,是孙毅将军的90岁大寿。虽然他一再表示不想大办庆典,但他的老部下们依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寿宴。在宴会的客厅里,挂着一副由老部下们亲手赠送的寿联。对联内容是这样的:
上联:一身正气举国敬仰
下联:两袖清风全民楷模
对于孙毅将军来说,这副对联简直是量体裁衣,完全符合他的形象。作为一位军人,他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正直和清廉的气节。然而,孙毅将军还是觉得自己不配,于是他说:“我想改一下这副对联,把‘举国敬仰’改成‘众人敬仰’,‘全民楷模’改成‘单位楷模’。”
这番话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。首先,“一身正气”和“两袖清风”依然保留,这是孙毅将军对自己过往的肯定,也是他对自己今后行为的激励和鞭策。至于“举国敬仰”改为“众人敬仰”,“全民楷模”改为“单位楷模”,则显示了他一贯的谦逊。他一直低调做人,从不把自己的功绩夸大。因此,这种改动正体现了他的朴实和谦虚。
展开剩余73%在这次寿宴上,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也在场,握着孙毅将军的手,语气严肃地说:“我要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,希望你能带个头,成为全军第一个百岁将军!” 孙毅将军立刻敬了个礼,爽朗地回答道: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现场的气氛瞬间活跃,大家纷纷鼓掌欢笑。
毫无疑问,如果有谁能成为我军的第一个百岁将军,那非孙毅将军莫属。他不仅身体强健,心胸开阔,且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。这样的人,难道不该长寿吗?
至于孙毅将军的强健体魄,他自己也曾幽默地提到过要感谢“李德大人”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孙毅原本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一员,后来随赵博生、董振堂参与了宁都起义,加入了红军。尽管这是一项大义之举,但有些人仍然将他视为“降将”,认为他背景不纯,革命立场不坚定。比如洋顾问李德就曾对此有所怀疑。
在长征途中,孙毅按理说是可以骑马的,但李德却特别刁难他,认为他是白军的降将,因此不允许他骑马。很多人看到这种不公为孙毅鸣不平,但孙毅将军始终保持宽广的胸怀,没有与李德争论,而是将马让给了其他战士,自己选择步行前行。孙毅晚年时开玩笑地说:“我真得感谢李德大人,要不是他把我的马收走,我还真锻炼不出这么强健的腿脚!”
1955年授衔时,孙毅按资格本应获得上将军衔,但他主动申请降衔。他给上级写信称:“我在革命中多是从事劳苦工作,而建树不多,评衔时宁低勿高,授我少将便可。我投身革命,不是为了升官发财。”这一建议上报至毛主席,毛主席听后说:“孙毅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,授少将太低了,给他授中将吧。”于是,孙毅荣获开国中将军衔,担任过华北军区副参谋长、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及顾问等职务,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。
晚年退役后,孙毅并没有选择清闲安逸的生活,而是广泛深入学校、厂矿,免费为大家讲述革命故事,传播爱国思想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孙毅将军还把北京的地图背得滚瓜烂熟。每当外地人来到北京迷路,他总会耐心地为他们指引方向,甚至亲自送他们到目的地。于是,北京的大街小巷,经常能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在默默行善,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和蔼可亲的老者,竟是开国中将孙毅。
1995年,孙毅将军被评为“全国最佳健康老人”。那么,迟浩田交给他的任务,孙毅完成了吗?
孙毅将军出生于1904年5月12日,直至2003年7月5日去世,享年100岁!按照民间的说法,他确实活到了百岁,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。作为一位军人,他言出必行,确实做到了!
晚年,孙毅将军曾分享过他的“长寿秘诀”,他提到:“要想长寿,不能只想着个人的名利,而要多关注国家和人民的事务。一个人若只追求一己私利,心中难免有不平之气;有了不平气,气血不通,身体自然会出现问题,心情也容易烦躁,最终影响寿命。”
想要像孙毅将军那样长寿吗?那就从关注他人和社会开始吧!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知名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